
近日,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与澳大利亚贸易部长法瑞尔进行会谈。期间,双方就包括经贸关系在内的一些彼此关切的问题交换了意见。从法瑞尔会后的表态来看,这次会谈显然又让中澳关系的回暖更进一步。
据环球网报道,法瑞尔在会后便迫不及待地对外宣布,中澳就澳葡萄酒关税问题已经接近达成协议,预计未来几周就能解决问题。基于中澳关系回暖的背景,中方此前已陆续对澳大麦等产品放行。可以预见,如果中澳双方能够解决由澳前政府留下的一系列贸易问题,中澳关系自然有望重回正轨甚至是更进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这倒不是说中方对澳让步了。中方从去年11月底便宣布对澳葡萄酒采取的“双反”措施进行复审,当前已过去将近四个月。这表明,法瑞尔口中的中澳将近达成协议,应该就是指中方即将公布复审结果。所以,中方是否最终会对澳葡萄酒调整政策,主要还是取决于具体的复审结果。
不过,对于中澳双方来说,澳葡萄酒能够重回中国市场肯定是一个互利共赢的结果。站在澳大利亚的角度,在中方对澳葡萄酒采取“双反”措施之前,该国平均每年向中国出口的葡萄酒贸易额多达12亿澳元。站在中国的角度,澳大利亚是中国最大的进口地。如此一来,一旦澳葡萄酒重回中国市场,澳方就可以借此提振经济,从根本上解决澳大利亚果农的就业和营收问题。而中国则是有了更多选择,享受到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而且,此次会谈还有一个积极的地方在于,澳方并未在中方释放善意后破坏中澳关系回暖的积极氛围。此前不管是中国取消对澳大麦加征的关税,还是将一部分澳大利亚肉类企业移除限制名单,澳方都曾得寸进尺,敦促中方尽快取消对澳大利亚采取的所有所谓“贸易限制”。我们推测,中方在公布对澳葡萄酒采取“双反”措施的复审结果之前对澳释放一些积极信号,不排除就是看到了澳方的对华态度有所转变。
简单来说就是,澳方予以了中方应有的尊重,不再单方面要求中方给出一个符合他们利益的结果,而是希望通过对话沟通加快复审进度。所以我们就看到,尽管法瑞尔早在去年年底就预测称,中国今年年初就会取消对澳葡萄酒加征的关税,随后就是对澳龙虾放行,以及取消所有针对澳产品的关税。但在此次中澳会谈后,法瑞尔却只字未提这些负面话题。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澳方这次虽说罕见没有破坏中澳接触的氛围,但菲总统马科斯却发表了一些不利于中澳关系的言论。
据俄通社报道,就在中澳会谈传出好消息的次日,菲律宾外交部就传出消息,称菲总统马科斯将在3月赴澳参会期间跟澳大利亚谈论南海问题。菲方炒作称,菲澳两国有着“牢固”的国防和安全关系,所以南海问题是菲澳领导人会谈绕不开的话题。
我们虽说尚不清楚澳大利亚就此事的具体态度,但考虑到澳大利亚此前曾在南海问题上说三道四,甚至还多次参与了跟美菲在南海的联合军事行动。这意味着,如果马科斯真的带着南海问题找上澳大利亚,后者未必不会予以一些积极响应。
何况,澳大利亚在亚太地区扮演的角色,本身就跟日本差不多,他们都是美国的“先锋军”和“桥头堡”。在美国加大干涉南海问题的背景之下,澳方很难在南海问题上置身事外。
与此同时,澳方此前为了解决中澳之间存在的贸易问题,以及寻求中方在奥库斯协议上对澳大利亚放行,曾多次将制裁中企和配合美国插手南海问题等手段当成了与中方谈判的筹码。这意味着,面对马科斯主动找上门,澳大利亚不排除也会基于自身利益出发故技重施,再次拿南海问题跟中国拉扯。
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澳大利亚带着什么的想法插手南海问题,这样损害中方合法权益的行为,都将遭到中方的坚决反制。所以我们奉劝澳方在中澳关系回暖的关键时刻,尤其应当在南海等事关中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谨言慎行。否则,中澳关系未必不会再次急剧下滑。届时,澳方过去一年多就改善中澳关系付出的一些努力就得全部白费了。
